一、前言

你或許曾經在新聞媒體上看過介紹遠在新疆吐魯番地區的「沙療」景象,也有些台灣人真的千里迢迢跑到當地去實際體驗一番,只看見一群人在大太陽底下,將身體埋入沙堆裏,竟然就可以達到某些特殊療效。有人說,這不過是熱療罷了,如果真的只是熱療罷了,那麼大家在台灣隨便找一處海灘便行了,何必跑那麼遠呢?最近也常看到在介紹一種小小的陶瓷片,只要將它黏貼在穴道附近,就能達到一些奇妙的療效,這又是什麼原因呢?

其實它們都是利用遠紅外線的特殊功能,來達到治療的效果。

那麼,什麼是遠紅外線呢?

二、肉眼看不見卻無所不在的光線--紅外線

要了解遠紅外線,須先了解什麼是紅外線。紅外線實際上就是一種光線,也是一種電磁波,只是它的波長比可見的紅光更長,我們人的肉眼法看得見,但是身體皮膚卻可以感受它的溫熱效應。

紅外線在電磁波的頻譜(電磁波的大家庭)中,係介於可見光的紅光和俗稱的微波(或毫米波)之間。通常只要溫度的物體,就會不停的發放出紅外線,隨著溫度的高低、物體成份的不同,發出的紅外線波長也不一樣,我們人體的表面溫度大約是攝氏32度,所以人體表面一直在發射波長為十幾微米(一微米=10-6米)的紅外線,你只要擁有一具星光夜視線鏡就可以看見人體發放的紅外線電磁波。

三、遠紅外的定義

科學家們為了研究上的方便,將紅外線劃分為三個波段:波長在0.75微米到3微米間的稱為近紅外線,波長在3到30微米間的為中紅外線,波長在30微米以上的稱為遠紅外線。不過一般工業或醫療應用上的劃分則不太一樣,習慣上把波長3微米以上的均稱為遠紅外線,3微米以下的即是俗稱的紅外或中紅外線。也有將它劃分更詳細的如:波長在0.7到1.5微米的稱近紅外線,1.5到5微米的稱中紅外線,5到1000微米的稱為遠紅外線,1000微米以上和微波段的毫米波重疊處稱為超遠紅外線。

四、熱線只是紅外線的部份波段

長期以來,人們對紅外線的理解和應用,大都停留在近、中紅外線領域,主要係利用它發放出來的熱量,也就是所謂的「熱線」,作為人們生活上的「取暖」、「晒乾」、「熱食」,或在工業上「加熱」、「乾燥」、「烘烤」等應用。在醫療保健上,也都是僅了解到係利用近、中紅外線的溫熱效應促使局部的血管擴張、血流加快,以加速全身的血液流通,同時溫熱會使局部肌肉鬆弛,新陳代謝旺盛等功能,來達到療效,常用到的日光浴、熱敷、沙療、艾炙、紅外燈等皆是紅外線利用的典型。

其實,紅外線在醫療保健上所發揮的療效,除了所謂的溫熱效應外,還有一種更重要的機理,即是「非熱生物效應」。早期人們在使用微波治療時,便遇到下列情形:當使用高能量的微波照射時,的確會對生理部份產生熱效應,而達到溫熱治療的功能。但是醫療人員卻發現,僅以極低能量的微波照射病人時,理論上根本無法產生溫熱效應,卻也能達到神奇的療效。